2022年已有近30家基金管理人自购金额已超10亿元
美联储加息预期刺激全球股市进一步提升避险情绪,亚太股市多数下跌。A股1月27日银行股护盘,机构资金有入市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市场连续调整中,主力机构公募基金纷纷出资自购旗下偏股基金,并承诺持有期限不少于一年。有分析认为,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只是向市场传递一种价值判断,预计还会有更多的基金加入到“自购”队伍中,显示机构资金对市场的信心。
北京时间1月27日凌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维持利率0~0.25%不变,符合预期,但美联储表示资产购买将在3月初结束。美联储强调很快就会适当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并表示将在加息后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美联储发表政策声明后,美联储基金期货仍暗示2022年将加息4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决议后的发布会上放“鹰”,称不排除在每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都加息的可能性。受此影响,美股道指由涨超1%迅速转跌。美债收益率大幅走高,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20年2月以来新高。美元指数涨幅扩大。
27日亚太股市普遍走低。东京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了3.11%;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跌2.61%。A股三大指数走低,北向资金净流出近90亿元。盘面上,银行板块护盘,兰州银行涨停。此外,刀片电池、煤炭、风电设备等板块也逆势上涨。截至收盘,沪指下跌1.78%,报3394.25点;深成指下跌2.77%。
春节前,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短期避险需求仍存,节后短期资金压力有望逐步解除、中长期政策红利也有望加码,股市止跌的概率较大。
已有30家基金自购合计超过10亿元
1月27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该基金出资1亿元,申购公司旗下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一年。这一天包括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内地基金巨头纷纷宣布“自购”。
南方基金称,自公告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计出资将不低于5000万元,并持有3年以上。华夏基金自公告日起30个交易日内继续出资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以来,华夏基金已经出资1.6亿元申购了旗下7只基金,其中投资于偏股型公募基金数额已经达到了1.2亿元。嘉实基金则表示,自2022年1月27日起一个月内,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5000万元,所投资的基金持有期限不短于一年。26日,中欧基金和华安基金也同日宣布,分别斥资5000万元,自购自家基金产品。而且中欧基金的基金经理葛兰也将自购200万元,持有期三年。
据记者统计,截至1月27日,2022年开年,已有近30家基金管理人,自购金额已经超过10亿元。易方达、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富国、嘉实基金、中欧基金等七大公募基金巨头全部上阵。
记者了解到,此前在基金发行中,已经有不少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参与自购,增强投资者信心。但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波动,整个市场信心偏弱。“这个时候,龙头基金公司出手增持或买入主要会传递两个信号:一是市场波动大,资产的价值凸显;二是增加市场信心,就好比大股东增持一样。”深圳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因此,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基金机构参与自购队伍中来。
另外,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也发布公告称,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在该只基金限购很长时间后,也将在2022年2月7日,将限购金额打开到1万元,正式接受资金的申购。富国天惠基金也将大额限购金额扩容到2万元,将在2022年1月28日正式实施。
基民跟买还需要甄别基金基本面
“基金自己都购买的产品,我们可不可以买呢?”1月27日,一位投资者表示。有专业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此时真金白银自购,就如同项目跟投,不管主管是否愿意,但客观上,其利益已经与投资者捆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价值凸显的信号,投资者可以关注。但能不能买还要看各自的风格。”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说。
而在“自购”公告中,各家基金公司纷纷表示,自掏腰包购买旗下基金主要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其中,中欧基金和华夏基金均还表示:“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自购。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和混合C今年来均出现大幅度下行,跌幅均超过12%,最近一年的总回报也分别下跌了29.83%和30.39%。不过,但该基金成立以来,混合A和混合C的总回报分别达到197.16%和192.25%。持仓方面,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的最新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迈瑞医疗、片仔癀、通策医疗、博腾股份和九州药业。
有不愿透露身份的基金人士也告诉记者,从去年三季度以来,部分主题基金因为受到赛道股的波动影响,净值出现交大的波动。因此,如果投资者要跟买,就要具体对待,“股价波动如果是因为系统性原因,基本面发生了变化,经营出现了问题,这类基金产品就不宜再买。但如果股价波动的因素来自基本面之外,经过持续下跌之后,那是机会。”这位基金人士表示。因此,投资者在购买前,需要认真研究基金产品操作风格和十大重仓股,不可盲目。(记者张忠安)
相关新闻